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Progeny

三大考慮轉自願醫保的因素



政府於2019年4月推出「自願醫保」計劃,聲稱可以用購買保險的價錢來扣稅,聽落好吸引,但是否每個人也適合把自己的個人醫療保險轉成自願醫保呢?


1. 自願醫保並不是投資工具

市面上的醫療保險種類繁多,一些更會包含投資的成份,讓人產生錯覺,以為可以獲得醫療保障之餘還可以獲得回報。但事實上哪有如此著數的事,看似完美但總有一些缺陷,例如有投資成份的醫保的保障其實不足,可能只有門診保障,或當受保人患病住院時只提供住院現金,其他的治療項目都不受保等。而現在推出的自願醫保則是純醫療保障,沒有投資成份在當中,所覆蓋的保障範圍也較完整和全面,除了住院現金外,也會包括檢查、診症和藥費等等。


2. 應考慮現有保單的保障範圍

考慮是否轉成自願醫保前,也先審時現時已購買的個人保險的保障範圍是否足夠及是否適合現時的自己,包括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否改變,以至需要更高端或更全面的保障。市面上大部份醫療保險對未知的已有疾病和先天性疾病都劃進不保事項中,當然最終都需要透過核保才知道是否不保,但自願醫保就沒有這個顧慮。


自願醫保計劃列明會承保未知但已有的疾病,設有三年的過度期,第一年不會獲得理賠,第二年可獲得治療支出的25%理賠,第三年可獲得一半,到第四年後就會全額理賠。讓投保人和受保人都無需為到未知但可能已有的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而擔心,而且由於自願醫保是規定必須保到100歲,也無需擔心中途會因要核保而失去保障。


3. 現有保單已是歷史文件?

有些人在很多早期的時候買了保險,經過了多年的轉變,保險界的產品已反覆革新了多次,早期的保單的保障早已過時。例如是一些手術已經變得簡單到可在門診進行,令到本身覆蓋的手術變成不保事項。因此,若手上毒有的保單為早期的保險產品,可考慮轉為更適合現時醫療體系的自願醫保計劃,讓自己的保單也能與時並進!


溫馨提示: 按著政府公佈關於自願醫保的指引,保單持有人可用現有的保單與自願醫保計劃進行一換一,又或者是在現有的保單加上自願醫保的條款,但保費和一部份的保障可能會因需要核保而上升和失去。



#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

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