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Progeny

公立醫院不勝負荷,自保要及早


近期肺炎肆虐,更有多名確診患者因公立醫院的隔離病房已爆滿而無法送院治療,只能夠待在家中等候病床空缺,令全城人心惶惶。為了騰空病床,原本住在其他病房的病人也要搬走,這又一次體現到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爆煲、壓存過大的問題。我們經常會在新聞中聽到醫院病床不夠、排期做個檢查都上年計等。在這個如此失衡的制度中,市民都害怕生病,怕未及時得到治療已等到死亡。然而,私家醫院的收費卻又十分昂貴,未必人人都負擔得起,因此一份醫療保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1. 公立醫院爆煲問題

香港人口多,人口老化比例高,導致醫療設施需求過大,長期都聽到公立醫院床位「迫爆」,病人要睡走廊,而且大部分的檢查和治療的輪侯期都很長,很多病人由病情不緊急都等到緊急。若然有購買醫療保險的人,就可以安心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一來可減低公立醫院的負擔,二來能為自己帶來最適切的治療。


2. 公立以外的醫療開支龐大

毫無疑問,私家醫院有空間為病人提供最確切的診治,為病人度身訂造最合適的醫療計劃,也不用擔心排期和沒有病床的問題。但成本就是換來龐大的醫療費,因為私家醫院是逐項醫療項目、甚至是遂塊棉花計錢的。另外,若不幸患上危疾如癌症,在公立醫院一般都會用最普通的方法像是電療和化療來治療,若想試用標靶藥或免疫治療等一些較創新而又不在政府資助的藥物名冊內的療法,就需要自費。這些治療都會對個人甚至家庭構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及早為自己購買一份醫療保險,在發生意外時也不會大失預算,保障自己同時也保障身邊的人。


3. 醫療費用逐年上升

即使公立醫院收費較便宜,對在患病期間缺乏工作能力和失去收入的人來說也會是個負荷。而且不論公立還是私家醫院,收費也是會跟通漲調整的。醫療費用逐年上升,樣樣都加價,唯獨人工沒有變,應該要為將來考慮一下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因此,盡早為自己買一份醫療保險,用小錢來買一份將來的安心,為將來的不確定因素作好準備。


#醫保 #醫療保險 #公立醫院

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