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eny
又到稅季,可扣稅的自願醫保真係咁著數?

自願醫保計劃推出以來,最大的吸引之處是可以用醫保產品來作扣稅用途,但實際上此優惠並不是對所有人都發揮到最大作用。在選擇自願醫保產品前可先留意以下幾點,了解清楚所謂的扣稅優惠能應多少在自己身上:
1. 自願醫保扣除額計算方法
政府於2018-19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公佈每名受保人可透過購買自願醫保產品來狻得的扣稅額為$8000。至於個人實際可獲得多少扣除額的估算方法如下:
1. 自願醫保的保費 x 稅率
2. 然後需要再把薪俸稅中的免稅額算進公式內。
3. 換言之,個人應課稅在自願醫保下的計法是 (入息總額-自願醫保扣除額-薪俸稅免稅額)x稅率
2. 合資格「受養人」的定義
稅務條例草案內列明,只有合資格的受養人所購買的自殞願醫保產品的保費才可以當作稅項的扣除額。而所謂合資格的受養人是指納稅人之配偶及子女、自己與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由於保險的保費一般是按年齡增長而提升,年紀愈大保費就會愈貴。因此,若納稅人幫家中較年長的家人購買自願醫保,便能獲得更多的稅務扣除額。不過,扣除額只適用於一名納稅人,所以在幫家中長輩購買前,可以與兄弟姐妹商量好誰負責購買,以分配好各人的扣除額。
3. 只有食衛局認可的產品才能扣稅
目前只有食物及衛生局認可的自願醫保產品才可以獲得扣稅的免除額,當中分別有基本的「標準計劃」及由保險公司自行設計的「靈活計劃」兩種。一些保險公司會把自願醫保計劃的產品重新包裝,與其他保險產品一同銷售。但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把兩種產品綑綁一起銷售,也只有自願醫
4. 扣除額會被「保險寬限期」影響
繳交保費的時間也要需要留意報稅週期,由於稅期是由去年4月計算至今年的3月,若中間在三月時沒有繳交保費,按著保費寬限期(一般是一個月)的因素,只要在四月時再補交的話,並不會影響保單的效用,但在報稅週期就只算了11個月的保費,因此稅項扣除額就會隨之減少。
雖然自願醫保最吸引之處是其扣除額,但它們也是醫療保險的其中一部份,購買前除了要考慮扣除額的問題外,也要了解清楚其保障範圍,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